首页 新能源汽车 到2025年中国普及无人驾驶?中国2025计划无人驾驶

到2025年中国普及无人驾驶?中国2025计划无人驾驶

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国际汽车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侯福深在上海车展期间表示,中国有望在2025年实现70%的量产新车型具备L3级别自动驾驶水平、L4级别自动驾驶水平汽车开始规模化应用,到2030年有望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水平汽车的量产。

自动驾驶发展史

目前对自动驾驶的分级主要是依照SAE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的标准,它将自动驾驶技术从LO~L5级分成了6个等级。当然,其他国家以及机构也相继推出了相关的自动驾驶级别分级,但是基本都和SAE自动驾驶分级标准大同小异,譬如我国工信部在2020年3月9日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公示。

简单来说,LO级顾名思义就是完全依赖人工驾驶。因为这种级别的自动驾驶可以追溯到汽车诞生,所以在讨论自动驾驶技术的时候往往没有太多的话题性。

L1级自动驾驶基本就是定速巡航。定速巡航不但可以稳定车速,甚至还可以通过多功能方向盘来调节车速。尽管定速巡航没有任何的智能性可言,但从功能性上来看,它算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雏形,而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隐患也正是从定速巡航开始的。

顺便一提,虽然定速巡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驾驶者长途跋涉时的疲劳,但是定速巡航同样也会让驾驶者变得松懈,有些驾驶者使用定速巡航之后右脚甚至还会离开刹车踏板。要知道,在没有任何探测设备的辅助下,在高速行驶时放松警惕就意味着死神正在接近。

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就是在定速巡航的基础上增加了包括毫米波雷达或者摄像头在内的探测设备,可以通过探测设备实现对路况的侦测,自动完成车辆的加速减速控制,这就是ACC自适应巡航。

有意思的是,自动驾驶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L3级别自动驾驶的相关政策又尚未落地,很多车企在宣传自家车型时还创造出了一个L2.5级别自动驾驶。而所谓的L2.5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实际上就是在L2级别自动驾驶的及格线之上,但是在L3级别自动驾驶的标准以下。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从商业角度上来看,随着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普及,同处在L2级别自动驾驶范畴内的自动驾驶能力却参差不齐;再加上有关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上路的政策迟迟未能出台;所以单纯的“L2”已经不能满足自动驾驶程度相对更高的汽车厂商的宣传需求。

譬如仅仅是配备了非全速段ACC自适应巡航的车型可以宣传自己具备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配备全速段ACC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辅助功能,能够实现单车道内横向+纵向自动驾驶辅助操控的车型也只能宣传自己达到了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机智的汽车厂商们为了不与政策产生冲突的同时,体现出自家车型在自动驾驶方面的优势,就提出了介于L2和L3级别之间的L2.5级别自动驾驶。

为何L2~L3之间的进化这么困难?

由于在开启L2级别自动驾驶时,驾驶员必须手扶方向盘目视前方,并且时刻都要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所以L2级别自动驾驶严格来说更像是一个智能版的定速巡航,它与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另外,从字面上来看,所谓的“L2级别自动驾驶"中间其实还隐藏了一个很重要的词——辅助。

“辅助”这个本该被加粗显示的关键词,却因为某些车企的宣传手段误导了太多的消费者,让不少的消费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L3级别自动驾驶相较于L2级别自动驾驶最大的区别就是取消了“辅助”的定义,能够真正解放驾驶者的双手。在开启自动驾驶之后,系统将会在限定场景下完全接管驾驶,汽车在行车过程中需要执行的加速、减速、变道、转弯等操作,驾驶者的双手双脚则毫无用武之地。

因为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只是辅助阶段,所以目前绝大多数因为过度依赖自动驾驶技术而酿成的车祸基本都会由使用自动驾驶的一方承担责任。如果车企、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乃至是整个行业都肯定了L3级别自动驾驶在特定道路环境的安全性,但是又不能确保它的绝对安全,那么L3的定义就没有意义。

这就是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目前面临的世纪难题,也是L3自动驾驶相关政策迟迟无法落地的主要原因。不过从侯福深院长在上海车展期间发表的言论来看,我国在L3级别自动驾驶方面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

© 2024 宠车网鄂ICP备202300131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