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被汽车撞击时,责任的划分主要取决于谁有过错。通常情况下,电动车要承担90%的赔偿责任,而机动车若没有过错,则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由其承担。这样的规定主要是考虑到电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在事故中,电动车需要承担较大的赔偿责任。
然而,我们也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比如,非机动车或行人的过错也会对赔偿责任产生影响。根据过错的严重程度,可以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但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或行人故意与机动车发生碰撞造成事故,那么机动车一方将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这一规定旨在防止恶意碰撞事件的发生,并确保公平和正义的法律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交警倾向于支持非机动车一方,因为非机动车在事故中往往会面临更严重的伤害和痛苦。然而,如今的主体责任认定已经改变,不再偏向任何一方。这样的变化是为了更加客观地划分责任,公平地解决纠纷,并促进交通安全。